近期,女性向游戲領域掀起了一場風波,焦點集中在熱門手游《代號鳶》上。自12月中旬以來,關于該游戲的爭議聲四起,玩家社群內的討論熱度持續不減。
爭議的源頭可追溯到12月初,有玩家指出《代號鳶》中的部分臺詞和角色命名存在低俗梗,甚至隱含對女性的不尊重。例如,游戲中出現了“中午熏雞,晚上也熏雞”這樣的網絡熱梗,以及一些源自知名男性向后宮動畫的標題內容,如“在地下宅尋人是否搞錯了什么”等,這些元素引發了女性玩家群體的強烈不滿。
隨著事態的發酵,12月12日,玩家發現《代號鳶》在多個平臺上悄然刪除了“女性向”的分類標簽,這一舉動進一步激化了玩家的情緒。從當日起,《代號鳶》的爭議多次登上熱搜榜,玩家通過集體發聲表達憤怒和抗議。
面對玩家的強烈反應,游戲運營商靈犀互娛回應稱,《代號鳶》與另一款游戲《如鳶》的運營完全獨立,且《如鳶》中并未出現類似爭議。然而,這一回應并未平息玩家的怒火。在玩家看來,《如鳶》與《代號鳶》作為同一款游戲的不同版本,應當共享相同的價值觀與品牌精神,運營商的“切割”策略無異于治標不治本。
爭議對游戲運營商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據數據顯示,爭議爆發后,《如鳶》在AppStore的預估收入連續下滑,降幅達到30.63%。《代號鳶》與泡泡瑪特、Keep等品牌的聯名活動也被迫終止。這場風波還波及了靈犀互娛旗下的其他游戲產品,導致它們在TapTap、蘋果商店等平臺的評分大幅下降,間接影響了《如鳶》的市場口碑和潛在用戶吸引力。
《代號鳶》之所以受到女性用戶的熱烈歡迎,除了精美的畫風、Live2D技術的沉浸感和豐富的日常玩法外,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女本位視角”的打造。在男性目光主導的galgame中,女性角色往往被物化,而在女性向游戲中,這一現象得到了顯著改善。在《代號鳶》中,玩家扮演的廣陵王不僅學習運籌帷幄,還在處理個人情感時展現出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被攻略”對象。
《代號鳶》在玩法設計上也有所創新。相較于市面上大多數女性向游戲將重點放在情感沉浸上,《代號鳶》的戰斗機制較為豐富,以卡牌戰斗為核心,玩家需要根據關卡需求進行策略搭配,這一過程不僅考驗了玩家的游戲能力,也帶來了極大的成就感。
盡管游戲本身受到了爭議,但游戲中的角色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響。角色話題的討論度不降反增,相關周邊產品的價格也未出現大幅波動。這得益于游戲前期對角色塑造的完整度,以及玩家與角色之間建立的深厚情感紐帶。當游戲出現爭議時,玩家往往會將對角色的喜愛與游戲本身分開,繼續產出同人創作和購買周邊產品。
然而,過度的價值噱頭營銷也為《代號鳶》埋下了隱患。自游戲熱度提升以來,“天命本就應該落在女人身上”這句臺詞成為了游戲的宣傳標語,凸顯了游戲的女性主義立場。然而,當游戲的實際內容與宣傳口號存在反差時,玩家的心理落差感也隨之產生。游戲中戀愛劇情的相對單薄也引發了一些玩家的不滿,他們認為游戲應該更多地展現主角的個人魅力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