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家電市場的最新動態時,一個不經意的發現將我帶入了美的集團華凌工廠的內部。這次探訪的起因是華凌神機二代的產能問題,而目的則是尋找那位曾經給予我深入見解的駐場工程師。
工程師的熱情接待中,一張無意間捕捉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中的設備,從體積和配置來看,似乎與美的家用中央空調的通用平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引人注目的是,原本應該印有LOGO的面板被悄然移除。這樣的設備并非孤例,讓人不禁遐想:華凌是否正醞釀著一場家用中央空調市場的風暴,推出一款超低價的“神機”?
面對我的疑惑,工程師微微一笑,解釋道:“若只看價格,便未觸及家用中央空調行業的精髓。低價或許能暫時吸引市場,但若要真正破圈,僅憑低價遠遠不夠,必須顛覆游戲規則。在掛機市場,制造是關鍵;而在中央空調領域,安裝才是盈利的王道。”
他進一步揭示了中央空調行業隱藏多年的秘密:“你可曾注意到,銷售中央空調時,商家很少直接告知總價,而是引導你點擊產品、聯系客服、預約上門定制。一旦踏入家門,各種額外費用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諸如管道延長費、額外板材費,輕輕松松就能破萬。”
當我問及這是否因為安裝費用未被計入初始報價時,工程師點頭表示:“這源于歷史遺留問題。早期,中央空調市場以外資品牌為主導,它們進入中國后多采用外包安裝模式。外包意味著競價,安裝公司為贏得項目,不斷壓低報價,最終這部分成本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他列舉了一系列額外費用,如量房費、設計費、打孔費等,強調這些費用加起來有時甚至能占到整機價格的30%。
話鋒一轉,工程師自豪地談起了華凌的優勢:“華凌作為美的集團的‘富二代’,不僅共享技術,還擁有龐大的安裝工程師團隊。這樣的‘家底’,讓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在市場上大展拳腳。”
當我提出關于華凌是否打算利用美的的技術和團隊,以低價策略沖擊市場的疑問時,工程師笑道:“我們華凌就像哪吒,敢于挑戰命運。老板常說,不破不立,華凌若要在家用中央空調市場站穩腳跟,就必須像哪吒一樣,敢于鬧海,敢于重塑自我。”
最后,我好奇地詢問華凌的首款中央空調產品將如何定位,是否能延續神機的輝煌。工程師神秘一笑:“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讓年輕人裝得起家用中央空調。至于產品本身,你只需等待,相信它會給你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