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Omdia(前身為Canalys)公布的最新市場調研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歐洲地區(不包含俄羅斯)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遭遇了9%的下滑,總量縮減至2870萬部。這一數據反映出,在歐洲市場,消費者對于智能手機支出的態度愈發謹慎,加之整體經濟環境的不明朗,共同抑制了市場需求,使得歐洲成為了當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表現最為疲軟的地區。
具體來看,各大品牌的表現各異:
三星以1030萬部的出貨量位居榜首,盡管其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0%,但市場份額依然高達36%。緊隨其后的是蘋果,出貨量達到690萬部,盡管同樣經歷了4%的下滑,但市場份額穩定在24%。小米則以540萬部的出貨量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9%,同樣面臨4%的同比下降。摩托羅拉和榮耀分列第四和第五,出貨量分別為150萬部和90萬部,其中摩托羅拉同比下降18%,市場份額為5%,而榮耀則實現了11%的同比增長,占據了3%的市場份額。
針對這一市場現象,Omdia的高級分析師Aaron West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表示,2025年上半年,歐洲智能手機行業的廠商們經歷了不小的挑戰,市場需求疲軟和渠道采取的保守庫存策略成為市場的主要特征。歐盟生態設計與能效法規在6月下旬正式生效,盡管廠商們為此已籌備多年,但實際效果并不如預期。許多廠商希望在6月20日之前增加庫存,然而由于渠道普遍拒絕承擔過多庫存,這一計劃未能如愿。同時,一些大型運營商更是要求設備需提前數月符合相關標準,這無疑增加了廠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