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業航天領域的存儲解決方案專家艾可薩科技宣布成功完成A輪融資,此輪融資由成都科創投獨家出資,融資金額接近億元人民幣。在此之前,艾可薩科技已獲得中科創星、深創投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推動宇航級存儲技術研發中心的落地,并加速建設一座年產能達一萬套宇航級SSD模組的智能工廠。
艾可薩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來,專注于航天器數據存儲系統的研發,旨在攻克工業級NAND閃存空間抗輻射加固、星間數據共享及空間數據結構化管理三大技術難關。經過不懈努力,公司已構建起從宇航級SSD控制器芯片、存儲模組到星載存儲系統的全方位技術體系。
隨著我國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范疇,低軌衛星建設步伐顯著加快。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備案計劃,我國需在2034年前完成約1.3萬顆低軌衛星的部署,其中“G60星鏈”的遠期規劃更是高達1.2萬顆。海通證券預測,到2030年,我國的年衛星發射量或將達到6000顆。賽迪數據顯示,全球在軌衛星總量有望突破5萬顆,其中我國占比將達到約25%。隨著遙感載荷的大幅增加,單日遙感數據量預計將達到20TB量級,這對存儲系統的容量、可靠性及實時處理能力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航天存儲需要在極端環境下確保數據零丟失,技術門檻極高,長期以來,核心芯片市場被3D Plus等外資企業所壟斷。國內傳統架構方案難以滿足高軌及深空探測的需求,而衛星計算架構的升級又催生了標準化存儲的需求。當前,涉足該領域的國內企業寥寥無幾,主要以“國家隊”為主。
艾可薩科技創始人朱榮臻指出,商業航天存儲領域存在諸多痛點。具體而言,工業級閃存介質在強輻射環境下的可靠性不足,需要從介質篩測、控制器芯片、陣列系統到文件系統等多層級進行系統化加固;星內數據共享效率低下,催生了星載分布式存儲的需求;海量空間數據缺乏結構化管理系統,增加了地面數據處理的負擔。朱榮臻強調,航天存儲不僅僅是簡單的環境加固,而是需要從芯片底層開始進行多層級可靠性能力的重建。
基于這一理念,艾可薩科技在成立初期便選擇從芯片電路級重構入手。據悉,公司基于65nm工藝的宇航級SSD控制器已實現批量生產,并成功應用于我國寬帶互聯網星座批產星、深空探測等近30項重要型號任務。28nm工藝宇航級SSD控制器芯片計劃于2025年完成流片,這將進一步提升星載計算機及星載算力的生態配合能力。
艾可薩科技自研的星載存儲系統AS3,具備最高1Pb的容量和300Gbps的讀寫速率,支持JPEG-LS實時壓縮及AI預處理,可降低50%的下行帶寬消耗。其SpaceFS分布式空間云架構可將衛星數據共享效率提升60%。目前,艾可薩科技的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大型通信衛星星座、深空探測、載人航天等重大型號任務,并為長光衛星、銀河航天、微納星空等商業航天公司提供供貨服務。在國際市場上,公司產品已應用于東歐、中亞等地的遙感衛星,并正加速拓展歐洲及東亞市場。
朱榮臻表示,航天存儲是構建星際數據基座的關鍵環節。近年來,商業航天迎來了重要的窗口期,衛星發射數量將迎來量級上的大幅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每年的發射量將達到上千顆。這將對整個產業鏈提出更高的產能與質量要求。
在團隊方面,艾可薩科技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創始人朱榮臻博士畢業于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曾在SST、INTEL、LSI等知名企業擔任資深工程師,并在兆易創新擔任NSG BU技術負責人,具備豐富的存儲技術研發和團隊管理經驗。研發團隊曾主導過20nm以下制程存儲控制器的開發,并擁有十五年以上的航天工程實踐經驗。目前,公司研發人員占比高達75%,涵蓋了FPGA、SSD硬件、固件、測試等多個領域。
展望未來,艾可薩科技已啟動A+輪融資計劃,資金將重點聚焦于存算融合架構、星載分布式系統及介質可靠性三大方向的研究能力建設。這將為公司的持續創新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對于此次投資,成都科創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艾可薩科技擁有核心產品和硬核實力,這是我們投資的關鍵。此次投資不僅將艾可薩科技總部引入成都,還將為推動成都市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升級注入新動能。后續,成都科創投集團將圍繞‘拓市場、降成本、給場景、搭平臺’服務民營經濟發展,依托現有的科創資源與產業優勢,為艾可薩科技提供全面的投后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