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鋼科技,一家深耕機器人用磁編碼器領域的創新企業,近期成功完成了Pre-A輪與Pre-A+輪融資。其中,Pre-A輪由中科創星領投,而Pre-A+輪則吸引了順融資本與潤森義信的青睞。兩輪融資累計金額達到數千萬元,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的深化及市場推廣的拓展。
成立于2017年的金鋼科技,其創始人梁正起初瞄準的是機器人終端市場。然而,在創業初期,梁正便發現了市面上的編碼器難以滿足團隊對精度與成本的雙重需求。這一發現讓他敏銳地意識到,機器人用編碼器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潛力。于是,他毅然決定將公司的發展方向調整為專注于磁編碼器的研發。
經過近八年的深耕細作,金鋼科技如今已成為磁編碼器領域的佼佼者。在國內,金鋼科技占據了約80%的機器人市場份額;而在國際市場上,其份額也達到了約30%。這一成績,無疑是對梁正及其團隊不懈努力的最好證明。
梁正將編碼器比作機器人的“神經”,它們隱藏在機器人的關節處,負責感知電機的狀態。隨著機器人產業的不斷發展,機器人正逐漸走出工廠,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這一趨勢對機器人的形態與交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編碼器,正是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
金鋼科技研發的磁編碼器,不僅測量精度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還實現了小型化。這一創新成果,使得機器人在保持高精度感知能力的同時,還能擁有更加精巧的體型。這對于提升機器人的交互體驗與實用性具有重要意義。
梁正介紹,傳統的編碼器廠商大多采用傳統算法方案,導致產品精度與尺寸之間難以平衡。而金鋼科技則采用了圖案式算法,這一創新方案使得磁編碼器在精度逼近光電編碼器的同時,還能保持極致的尺寸空間占用。這一突破,為機器人行業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圖案式算法是一種類光電測量方案,它能在精度與尺寸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梁正以高端機床為例,闡述了這一方案的重要性。在過去,國外對中國實行高端機床禁運策略,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限制中國獲取高精密測量尺。而金鋼科技在磁編碼器上采用的圖案式算法,正是對這一挑戰的回應。
除了機器人行業,金鋼科技的客戶還遍布汽車、軍工、醫療等多個領域。隨著智能化產品的普及與滲透,各行業對既小又精的編碼器的需求日益旺盛。金鋼科技憑借其創新的產品與領先的技術,正逐步成為這些領域的首選合作伙伴。
在汽車領域,金鋼科技的磁編碼器被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系統,為汽車的精準控制與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軍工領域,其編碼器則成為了高精度導彈制導系統的關鍵組件。而在醫療領域,金鋼科技的編碼器更是為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設備提供了可靠的感知能力。
展望未來,金鋼科技將繼續深耕磁編碼器領域,不斷推出創新產品與技術。同時,公司也將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與更多行業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智能化產品的普及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