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龐大的生鮮市場中,雞蛋這一看似平凡的商品實則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潛力。作為全球最大的蛋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每天消耗的雞蛋數量驚人,達到了10億枚。據2024年的數據統計,中國的蛋雞產值規模已超過3200億元,市場規模更是高達6400億元以上,整個產業鏈的體量更是驚人,達到了2.3萬億元以上。
然而,盡管市場規模如此之大,蛋品產業卻始終未能孕育出一個絕對的龍頭企業。供應鏈中的諸多問題以及交易市場的復雜性,一直阻礙著全產業鏈效率和成本的提升。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運輸和消費,每一環節都充滿了挑戰。
市場空缺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整合機會。中國風險投資基金旗下的宣城綠色食品基金合伙人王強指出,蛋品產業供給端極度分散,而需求端的復雜度又非常高,市場信用體系尚不完善,這為產業內的“隱形冠軍”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會。
對于養殖場而言,區域化的定價模式導致了利潤受損,結算方式單一,且存在三角債問題。隨著蛋雞的成長,雞蛋規格的變化使得養殖場難以滿足單一客戶的固定需求,銷售渠道的單一也讓養殖場更加依賴雞蛋貿易商和批發商。
銷售渠道同樣面臨諸多挑戰。雞蛋作為高頻交易的標品,結算方式復雜,產品質量和售后保障缺乏,導致產業整體誠信和配套服務缺失。合同、發票、物流信息、現金流等不統一,更容易引發糾紛。銷售商若缺乏穩定的產地供應,可能會因拿不到貨而蒙受損失。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家名為乘乘集團的蛋品運營商悄然崛起,致力于解決蛋品產業的痛點。成立于2019年的乘乘集團,在2023年便實現了35億元的營收,并宣布完成了超億元的A輪融資。目前,乘乘集團日均發貨量超過50000件,合作養殖場規模超3000萬羽,擁有197個遍布全國的云倉。
乘乘集團以“S2B2C”的商業模式為核心,通過數字化能力持續建設和完善蛋產業供應鏈。其中,“S”代表數字化能力,“B”代表核心養殖場與五大渠道B端客戶的業務交易與整合服務,“C”則代表以雞蛋為產品、服務、營銷的終端客戶。
乘乘集團通過數字化在線蛋品交易,解決了養殖場的結算問題,確保了不欠養殖場一分錢。通過提供蛋品報價、撮合交易、物流聯網等服務,乘乘集團幫助養殖場抓住價格波動中的利潤。同時,乘乘集團還通過廣泛的合作資源和高效供應鏈,提高了蛋品的流轉效率,確保B端客戶獲得有保障、充足穩定的匹配貨源。
對于消費端而言,乘乘集團的高效供應鏈確保了貨源的數量和品質,讓商超、生鮮平臺、餐廳、食品加工廠、家庭零售等不同需求的客戶都能找到最匹配的蛋品。
乘乘集團的數字化平臺是其業務領先的關鍵。通過數據抓取、產業知識化后的衍生數據、訂單交易數據以及合作伙伴數據的整合,乘乘集團構建了客戶、商機、產品、價格、渠道、訂單、物流、資金等關鍵要素的數字化體系。這一體系大大提高了產供銷整體效率,使得客戶資源利用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供需商機撮合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乘乘集團的數字化平臺包括智能交易撮合系統、供應鏈交付系統、產業金融支持系統和新媒體資訊系統四大模塊。其中,“AI商機庫”是核心,通過數字化技術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不同類別的數據服務產品。
在供應鏈數字化方面,乘乘集團在安徽建立了“全國首個數字化的蛋雞產業智能中央大倉”,常備庫存50萬件雞蛋,實現了全國雞蛋產品供應的靈活調配。這一舉措進一步提高了供應鏈效率和安全性。
乘乘集團的數字技術負責人在金融科技領域擁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團隊對數字化有著高度的共識和執行力。經過大量調研和實踐,乘乘的產業數字化平臺逐步應用落地,為合作方帶來了真正的利益。
12月7日,乘乘蛋產業數字科技園在安徽省宣城市正式落地投入運行。作為全國首個蛋雞產業集群,乘乘產業園計劃總投資5.4億,占地面積約143.7畝,將通過鏈接產業核心資源,為產業上下游提供一站式的蛋品解決方案。
乘乘集團的目標是在2029年實現1000億的營收。為此,乘乘集團將在供應鏈、數字化、生物科技等方面發力。在供應鏈方面,乘乘集團將提供更專業、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通過“乘乘智慧物流管理平臺”解決信息不同步、調度不合理、運輸效率低下等問題。
在數字化方面,乘乘集團計劃將數字系統更好地落地應用,從7個模型開拓到14個模型,率先建成一個產業大模型賦能資源整合的發展。在生物科技方面,乘乘集團計劃推出多種功能性雞蛋產品,并通過生物技術提升雞的產蛋率、降低死亡率、達到更合理的料蛋比。
乘乘集團從蛋品交易到蛋品加工,從包材服務到一件代發,從倉儲到物流配送,從生物科技研發到產業金融服務,全方位構建起了一個充滿活力與競爭力的蛋雞產業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