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蘋果iOS系統更新的討論再度升溫,特別是iOS 26的連續變動引發了用戶的廣泛關注。有用戶指出,蘋果似乎沿襲了微軟在某些更新策略上的做法,即在新系統版本初期引入一系列創新功能,隨后又在后續版本中逐步撤銷,這種變化給用戶帶來了一定的困惑與不滿。
具體而言,在iOS 26的第三個開發者測試版中,蘋果對液態玻璃風格進行了顯著調整,幾乎完全摒棄了這一設計。據參與測試的用戶反饋,自升級到iOS 26 beta 3后,液態玻璃的質感大幅減弱,首版中那種清晰透明的視覺效果已近乎消失。事實上,從iOS 26 beta 1開始使用的用戶就已注意到,beta 2版本中液態玻璃的透明度已有所下降,當時許多人以為這只是測試階段的正常調整,然而beta 3的推出進一步確認了這一風格的轉變,液態玻璃質感幾乎被實體化取代。
控制中心雖然受影響較小,但在打開應用程序進行操作時,液態玻璃的感覺已蕩然無存,操作界面幾乎完全遮擋了下一層頁面,呈現出磨砂玻璃的質感。這一變化引起了部分iPhone用戶的不滿,他們認為這是設計上的倒退,國內外均有大量用戶表達了類似觀點,質疑蘋果為何會做出這種看似自毀長城的決定。
然而,蘋果此舉并非毫無依據。液態玻璃風格初現時,確實贏得了不少用戶的喜愛,但也有反對聲音指出,這種風格可能影響操作的可讀性,雖然美觀但實用性不足。蘋果針對這些反饋做出了反應,最終決定在后續版本中削弱甚至取消液態玻璃風格。有分析認為,蘋果可能還出于性能考慮。液態玻璃風格需要系統實時渲染,對較新機型而言或許不成問題,但對于老舊機型來說,實時渲染可能帶來額外的運行壓力,導致發熱加劇、電量消耗加快。為避免老舊機型用戶體驗下降,蘋果選擇“自砍一刀”,降低實時渲染的需求。
對于國產手機廠商而言,蘋果的這一變化或許是個好消息。因為即便不采用實時渲染技術,也能實現類似液態玻璃的效果,這無疑提升了他們跟進這一設計的意愿。然而,對于蘋果自身而言,這一轉變卻略顯尷尬。在WWDC大會上,蘋果曾大力推介液態玻璃風格,如今看來,這一介紹似乎成了一個笑話。用戶的反應和市場的變化再次提醒蘋果,創新與用戶體驗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