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利來工業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利來智造”)近期遭遇了IPO申請的挫敗,這一消息標志著該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上市之路暫時受阻。
利來智造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專注于汽車和家電零部件產品。據數據顯示,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間實現了顯著的營收增長,從30.70億元躍升至44.8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0.88%。凈利潤同樣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從0.71億元增長至1.4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9.88%。
在生產能力方面,利來智造擁有超過30萬噸的年產能,配備了30余條剪切生產線和40余條沖壓生產線,員工總數超過1500人。其產品涵蓋了汽車及家電用鋁材、鋼材剪切件,以及車身部件、底盤件、座椅骨架及電視機背板等沖壓件,是行業內少有的集材料剪切、模具制造、沖壓、焊接、裝配、表面處理于一體化的企業之一。
近年來,利來智造的業務重心逐漸偏向汽車零部件領域。數據顯示,汽車零部件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已從2021年的51%增長至2023年的77%,而家電產品銷售收入則相應下降至20%。其中,汽車車身用鋁制剪切件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占公司總收入的60%。該產品廣泛應用于豪華車型和新能源汽車中,如奧迪A8、特斯拉Model S等,有助于實現車身輕量化,提升燃油經濟性和操控性能。
然而,盡管業績表現出色,利來智造在IPO申請過程中仍遭遇了挫折。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公司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受到質疑。盡管過去幾年業績顯著增長,但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僅為0.48億元,較2023年全年凈利潤1.51億元大幅下降,難以滿足主板上市標準。其次,研發投入不足成為另一大障礙。作為一家工業智造企業,利來智造在三年半內的研發費用合計僅為1.25億元,占累計營業收入的0.94%,與工業智造所需的技術創新要求相去甚遠。最后,行業風險隱患也不容忽視。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都可能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造成不利影響。
在客戶方面,利來智造已與T公司、蔚來、捷豹路虎、三星電子、博西華、京東方、小米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家電品牌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成為其一級供應商。同時,公司還是麥格納、海斯坦普、安道拓、佛吉亞等全球前50大知名零部件廠商的直接供應商。然而,業務結構單一的風險依然存在,這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構成一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