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經歷了一輪震蕩上行的行情。具體表現為,上證指數在3月10日至14日的交易周內上漲了1.39%,最終收盤于3420點;與此同時,萬得全A指數也實現了1.49%的周漲幅。
在行業板塊表現上,申萬31個一級行業中,有28個行業實現了上漲,僅有3個行業下跌。美容護理、食品飲料、煤炭、紡織服裝以及社會服務等行業漲幅居前,漲幅均超過了市場平均水平。相比之下,計算機、機械設備以及電子等行業則表現不佳,出現了下跌。
從市場風格來看,上周紅利板塊表現相對突出,而科技股則相對低迷。中證紅利指數、富時中國A50、上證50以及深證紅利等指數均漲幅靠前,而科創50、科創100等相關指數則表現不佳。這一市場風格的變化,反映了投資者對于不同板塊和行業的不同預期。
港股市場方面,上周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均出現下跌。恒生指數周內下跌1.12%,恒生科技指數則下跌了2.59%。在恒生行業指數中,必選消費、原材料以及能源等板塊表現較好,而綜合、資訊科技以及非必選消費等板塊則領跌。
海外市場方面,上周美股三大指數均大幅下跌,歐洲股市則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西歐地區除意大利外,主要股指大多收跌,而東歐主要股指則大多收漲。亞太地區股市方面,除日經指數外,主要股指也大多收跌。在商品市場中,原油價格上漲,基本金屬表現分化,銅價上漲而鋼鋁價格下跌。貴金屬市場表現強勁,黃金價格再創歷史新高。農產品市場中,除玉米和大豆下跌外,其他品種大多收漲。美元指數則整體小幅下跌。
上周A股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大消費和大金融板塊帶動了市場的普漲行情。美容護理和食品飲料行業的周漲幅分別超過了8%和6%,紡織服裝和社會服務行業的周漲跌幅也均超過了3%。在金融板塊中,非銀金融行業的周漲幅超過了3%,銀行業也在普漲行情中實現了1.41%的漲幅。周期板塊也表現不俗,煤炭行業的周漲幅接近5%。
在紅利板塊方面,盡管過去幾年中紅利板塊常被視為防御策略的代表,但在上周的順周期行情中,紅利板塊卻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這主要得益于高權重組分如煤炭和金融行業的出色表現,以及外資對中國市場的看好和對大盤股的偏好。上證紅利指數在年初至上周末的區間內累計下跌了6.8%,導致股息率有所上升,也提升了紅利板塊的投資價值。
在投資策略方面,當前市場仍處于弱復蘇階段,且外部沖擊可能對經濟復蘇產生擾動。因此,在投資方向上,紅利策略依然可以作為長期配置的主線。尤其是在經歷了前期的調整后,紅利板塊的股息率被動抬升,配置的性價比也有所提升。同時,以AI為代表的科技板塊仍然是近期市場的投資主線,細分領域上則主要圍繞AI應用、算力以及機器人等熱門主題。
在消費方面,近期的促消費政策以及市場交易層面的因素使得消費板塊也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市場普遍看好家電、消費電子、商貿零售以及社會服務等行業板塊。然而,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仍需謹慎,并充分考慮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