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運動品牌經銷商滔搏近期公布的2024/25財年財報顯示,盡管其營業收入達到了270.1億元,但全年利潤卻大幅下滑了42%。這一結果無疑給業界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面對這一困境,滔搏并未坐以待斃,而是開始了自己的轉型之路。自疫情后,滔搏開始“去耐克化”,積極尋求與更多品牌的合作。今年五月以來,多個國際運動品牌如英國的專業跑步裝備品牌Soar、挪威的高端戶外品牌Norr?na以及加拿大的越野跑品牌norda相繼宣布進入中國,而這些品牌的背后,都有著滔搏的身影。滔搏不僅簽約了HOKA ONE ONE、凱樂石等多個品牌,還投資了擁有多個國際雪具品牌中國代理權的雪具零售商冷山。滔搏為這些新品牌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傳播、推廣、渠道銷售和用戶運營等,試圖通過精細化運營,打造一站式運動零售運營模式。
回顧滔搏的發展歷程,其憑借百麗國際在國內的渠道優勢,曾一度成為國內第一大運動鞋服零售商。然而,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滔搏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運動零售市場正在經歷洗牌,能否成功轉型,將決定滔搏的未來走向。
不僅在國內,海外運動零售市場同樣在經歷變革。上周,全球領先的運動鞋零售商Foot Locker宣布以24億美元的價格被美國運動裝備零售巨頭Dick's Sporting Goods收購。這一消息震驚了整個行業。Foot Locker和Dick's雖然業務有重疊,但各有側重。此次合并,兩者表示將提高運營效率,擴大規模,實現互補。然而,分析師對此次合并的評價褒貶不一,Foot Locker的股價在消息公布后大幅上漲,而Dick's的股價卻有所下跌。
對于這一合并,耐克無疑是最為關注的品牌之一。去年,耐克占據了Foot Locker采購總額的59%。分析師在列舉合并后品牌輸贏家時,也提到了阿迪達斯、On昂跑和彪馬等品牌。其中,阿迪達斯和On昂跑因業績回暖和快速飛升,可能因此獲得更多貨架空間,而彪馬則面臨挑戰。
從Foot Locker的轉型嘗試中,滔搏也汲取了經驗教訓。未來,滔搏計劃采取更靈活的門店布局來吸引客流,例如開設多品牌集合店。據知情人士透露,剛收購不久的Soar最有可能成為這一新模式的“試驗田”。
運動零售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這個“水大魚大”的市場中,滔搏的每一步轉型都備受關注。未來,滔搏能否通過精細化運營和多元化布局成功轉型,成為市場的新寵,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