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奇瑞汽車在芯片研發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據可靠消息透露,該公司已正式啟動自研芯片計劃。該計劃旨在從基礎開始,構建車載MCU和智能駕駛SoC等核心技術,特別是針對大算力芯片的研發。
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汽車的自研芯片項目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公司已開始在招聘網站上發布相關崗位信息。其中,NPU設計架構師一職尤為引人注目,工作地點設在上海,薪資范圍在100-130萬元之間。該職位負責智駕SoC的NPU技術需求確定和架構設計,要求應聘者具備完整的芯片前端開發驗證流程經驗。
奇瑞汽車還發布了高級芯片設計工程師的崗位,主要面向博士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該崗位將涉及EDA工具應用、芯片布局與布線、模擬仿真與驗證等關鍵環節。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在最近的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表示,AI智能化是奇瑞汽車從汽車制造商向智能化現代化產業集群轉型的關鍵。他強調,未來20年,奇瑞將加大在智能化領域的投入,并計劃在2025年進入智能化行業的頭部陣營。為此,自研高階智能駕駛芯片被視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路徑。
在電動化上半場結束后,智能化已成為汽車行業的新競爭焦點。眾多車企開始布局自研芯片,以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吉利控股投資的芯擎科技、蔚來汽車等都在自研芯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奇瑞汽車也不甘落后,通過自研芯片來降低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并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
奇瑞汽車已正式發布了“獵鷹智駕”智能化方案,并計劃于2025年在全品牌全系車型上搭載。該方案包括獵鷹500、獵鷹700和獵鷹900三個不同級別的智駕方案,分別對應80-128Tops、200-508Tops和1000Tops的芯片算力。然而,目前獵鷹智駕的芯片供應主要來自華為、地平線、英偉達等外部供應商。
盡管供應商方案能夠提供先進的智駕技術,但其高昂的成本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奇瑞汽車作為志在普及高階智駕的車企,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因此,自研芯片成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然而,自研芯片能否成功,還取決于出貨量等關鍵因素。對于奇瑞汽車這樣規模的車企來說,達到自研芯片的盈虧平衡線并非難事。
盡管奇瑞汽車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目前仍主要依賴供應商的方案。尹同躍在發布會上提到了與華為、阿里、科大訊飛等頭部供應商的合作,這些合作伙伴共同構建了奇瑞汽車的協同創新生態。然而,為了掌握更多自主權,奇瑞汽車也在嘗試通過投資成立大卓智能等方式,將智能化的“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上。
然而,大卓智能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由于產品規劃方面的打法出現問題,導致大卓智能交付的產品在市場上并不具備競爭力。為了保持現有產品的智駕競爭力,奇瑞汽車只能聯合全球頭部智能駕駛公司,共同推出高階智駕方案。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奇瑞汽車仍在不斷加大在智能化領域的投入。尹同躍透露,奇瑞汽車智能化研發團隊已超過5500人,并擁有多個智能化研究中心。這些團隊正在為奇瑞汽車的智能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自研芯片是奇瑞汽車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盡管短期內仍需借助供應商的成熟方案來確保產品快速落地,但奇瑞汽車正在通過自研芯片等舉措,逐步掌握更多核心技術自主權。這將有助于奇瑞汽車在智能化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并為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