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關于前蘇聯1972年發射的“宇宙482號”金星探測器的最新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個探測器在發射后不久便遭遇失敗,其核心組件一直在近地軌道上徘徊,直到今日。
據荷蘭知名衛星觀測專家馬可?朗布魯克透露,“宇宙482號”的著陸艙部分預計將在5月9日至10日之間以非受控方式重返地球大氣層。這一消息引發了人們對于太空垃圾墜落地球的擔憂。
“宇宙482號”原本是與“金星8號”探測器屬于同一系列的探測器。1972年7月,“金星8號”成功著陸金星表面,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個實現這一壯舉的探測器,并在極端環境下傳回了寶貴的數據。然而,“宇宙482號”卻命運多舛,由于聯盟號運載火箭上面級提前關機,它未能脫離地球軌道,最終發射失敗。
該探測器的著陸艙重量約為495公斤,原本配備有高強度熱防護系統,以應對金星厚密的大氣層。馬可?朗布魯克指出,盡管著陸艙在設計時包含了用于金星大氣層降落的降落傘裝置,但目前無法確定其是否仍然有效。如果著陸艙能夠經受住大氣層的燒蝕,其最終撞擊地球的速度預計將達到每秒65至70米。
馬可進一步解釋說,由于“宇宙482號”的軌道傾角為51.7°,其殘骸可能墜落在北緯52度至南緯52度之間的任何地區。這一廣泛的墜落區域使得預測具體墜落地點變得尤為困難。
他強調說:“盡管‘宇宙482號’殘骸墜落地球的風險等級與直徑1米、質量約500公斤的隕石撞擊相當,不構成顯著威脅,但我們不能忽視其存在的風險。因此,相關部門應密切關注其動態,以確保公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