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小鵬汽車在廣州隆重推出了其最新SUV車型G7,但這場發布會的主角不僅僅是新車,更是小鵬自研的圖靈AI芯片。CEO何小鵬在發布會上花費了超過一半的時間詳細介紹這款芯片,媒體在會后提問環節也主要圍繞芯片展開。
小鵬G7搭載了3顆圖靈AI芯片,這是小鵬汽車自研的成果。據何小鵬介紹,G7的有效算力相當于9顆英偉達的Orin-X芯片,總算力超過2200Tops,這一數字遠超當前行業主流方案。目前,許多車型采用的是兩顆Orin-X芯片,算力約為508Tops,即便是小米和理想今年推出的新車,所搭載的英偉達最新一代車載AI芯片ThorU,算力也僅在700Tops左右。
小鵬此舉意在確保未來5年的算力安全。何小鵬在發布會上指出,分析師報告預測未來對算力的需求將達到幾百Tops到幾千Tops,可能在未來2-3年實現,最晚到2030年。而小鵬G7已經提前實現了這一目標。他認為,大算力將是L3乃至L4級自動駕駛的基礎。
G7被小鵬定位為“首款具備L3級算力的AI汽車”,預售價僅為23.58萬元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小鵬目前并沒有將圖靈AI芯片作為標配。G7 Max車型依舊搭載了兩顆英偉達的Orin X芯片。而在更高版本的G7 Ultra上,小鵬則搭載了3顆圖靈AI芯片,其中兩顆用于輔助駕駛,配合車內本地化部署的VLA-OL(視覺-語言-動作)模型,使輔助駕駛能力大幅提升。另一顆芯片則用于智能座艙,運行VLM(視覺-語言大模型)。
VLA和VLM是當前火熱的多模態大模型。VLM模型主要處理圖像/視頻與文本的理解,屬于感知和認知層面的任務;而VLA則在VLM的基礎上,增加了與物理世界交互的“動作”能力。何小鵬認為,L3級算力汽車的標準之一,就是在本地化部署VLM與VLA大模型。
據透露,小鵬的一顆圖靈AI芯片最高能處理300億參數的大模型。在兩顆芯片共同作用下,小鵬的VLA模型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大算力不僅可以大幅提高AI能力的上限,還能提升下限,特別是在與安全相關的方面。何小鵬舉例說,在直路上開車,VLA和“端到端”方案的駕駛效果可能相似,但大算力可以實現更短的時延,從而提高安全性。
小鵬將基于圖靈芯片上的模型稱之為AVL-OL模型,在端到端的“行為小腦”基礎上,新增了一個“運動型大腦”。通過強化學習訓練,小鵬的智駕能力上限比行業Max方案車型提升10倍以上。例如,在救護車識別、變道最優時機、路面塌方等復雜場景下,VLA模型都有更好的表現。
不過,何小鵬也承認,這些場景還在時間表上,尚無法馬上實現。芯片硬件先行,但體驗與功能的挖掘還未完全準備好。在溝通會上,他向媒體表示:“在大模型道路上,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VLA方案似乎正在成為國內輔助駕駛第一梯隊玩家的選擇,此前理想汽車也已經進入了該方案的開發。然而,這也是國內與特斯拉FSD方案的分岔點。特斯拉依舊在“端到端”方案上深耕,對多模態大模型并不關切。但特斯拉同樣對車端大算力有需求,已經規劃了下一代自動駕駛硬件AI5,據推測,其算力可能在3000Tops到7200Tops之間。
小鵬G7除了圖靈AI芯片外,還有其他亮點配置,如702km的超長續航、能放下37個20寸行李箱的空間、與華為同款的AR HUD、AI鷹眼視覺方案等。SKU極簡化、繼承內部爆款車型優勢、聯合華為技術,加上自身的超大算力芯片,小鵬對G7的期待不言而喻:填補G6與G9之間的價格空白,同時期待銷量與高單價的雙重提升。
然而,在下半年20-25萬元級的純電SUV市場,小鵬G7將面臨小米YU7、理想i6等車型的激烈競爭。戰局未開,熱度已經高漲。小鵬對未來輔助駕駛走向大模型的探索,幾乎都“賭”在了圖靈AI芯片上。反過來,圖靈芯片的量產與交付,也支撐著小鵬的L3、VLA大模型等野心。在“無人區”的驚險探索中,小鵬需要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