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全面屏設計的演進,消費者對于“真全面屏”的追求愈發強烈,即屏幕正面無任何打孔或劉海干擾的極致形態。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紅魔、努比亞等品牌已通過屏下攝像頭技術,率先實現了這一設計愿景。
然而,盡管屏下攝像頭技術帶來了視覺上的革新,但前置攝像頭的成像質量以及屏下3D面容識別的實現,仍是當前技術面臨的兩大挑戰。消費者期望的不僅是無干擾的屏幕,還有與傳統攝像頭相當甚至更優的拍攝效果,以及安全便捷的面部解鎖體驗。
值得慶幸的是,屏下3D面容識別技術正迎來突破性進展。近期,知名科技博主“數碼閑聊站”透露,某國產手機品牌已進入該技術的實驗階段,預示著量產機型的問世已為期不遠。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其中不乏對小米MIX系列的期待,畢竟該系列曾是全面屏設計的先驅,并率先推出了屏下攝像頭機型。
自2021年小米MIX4發布以來,該系列已沉寂四年之久,但外界普遍認為,作為全面屏探索者的MIX系列,小米不會輕易放棄。據悉,小米的屏下方案一直在持續迭代升級,有望在未來適時推出新品。與此同時,供應鏈方面的規劃也透露出屏下3D面容識別技術的發展路徑,預計到2027年,將實現完全小型化,達到單孔或全屏下的識別效果。
在主流手機廠商中,蘋果、華為、榮耀等品牌仍堅持使用3D面容識別作為生物識別解決方案。蘋果自2017年iPhone X起便引入了Face ID技術,并沿用至今;華為則在2018年Mate 20 Pro上首次采用3D結構光面容識別,后續Mate系列均延續了這一特色。榮耀在脫離華為后,其Magic系列同樣配備了3D深感前置鏡頭,滿足了用戶對安全解鎖的需求。
面對蘋果等國際巨頭的領先地位,國產手機廠商能否搶先一步,推出全球首款支持屏下3D面容識別的機型,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據外媒報道,知名顯示器分析師預測,蘋果將在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中,部分機型首次配備屏下Face ID技術,但靈動島設計或將縮小,而非完全消失。這一預測為國產手機廠商提供了追趕的窗口。
國產手機廠商歷來以技術創新和激進策略著稱,如200W快充和大容量硅碳負極電池的率先應用,均展示了其領先地位。在此背景下,小米MIX5作為屏下3D面容識別技術的潛在首發機型,備受網友期待。究竟誰能在這場技術競賽中拔得頭籌,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