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的烽火,如今已蔓延至曾經利潤微薄的角落。傳音控股,這家深耕海外市場的企業,其年報中字里行間透露出對海外用戶的深度理解與不懈投入。
為了貼合印度用戶的飲食習慣,傳音推出了能在手指沾油情況下正常解鎖的手勢功能;而在東南亞,它則復制了在非洲大獲成功的拍照功能,針對不同民族的審美習慣,精細調整美顏參數。這些細致入微的功能設計,彰顯了傳音對海外市場的敏銳洞察,也曾是其構筑品牌壁壘的關鍵。
然而,時過境遷,手機市場的格局已悄然改變。傳音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盡管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7.15億元,同比增長10.31%,但歸母凈利潤僅微增0.22%,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11.54%。這一業績變化,反映出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供應鏈成本的上升對傳音造成的雙重壓力。
傳音引以為豪的非洲市場,如今正面臨著小米和Realme等品牌的激烈競爭。這些品牌以迅猛的增速,沖擊著傳音在非洲的獨特分銷渠道網絡。小米通過性價比和本地化策略吸引“米粉”,Vivo則主攻本土化出海,而Realme則主打年輕潮流人群,各家的目標直指傳音的市場份額。
在非洲市場,傳音曾憑借深厚的渠道建設和品牌建設積累,構建起難以逾越的壁壘。其三級經銷商體系,覆蓋廣泛的線下網點,甚至在偏遠的沙漠部落都能找到服務網點。然而,隨著其他手機廠商逐漸學會傳音的路數,并開始在新興市場中發力,傳音的優勢正逐漸縮小。
除了非洲市場,傳音在東南亞、拉美和中東等新興市場的表現也同樣面臨挑戰。這些市場中,各家手機廠商都在努力瓜分傳音的市場份額。傳音雖然以低價路線為優勢,但這也限制了其向高端化發展的可能性。在智能手機供應鏈高度成熟的今天,大廠一旦下定決心要搶占市場,傳音將很難抵御其攻勢。
回顧傳音在非洲市場的歷程,其完整經歷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的轉型時代,并憑借對市場的深刻理解和精準策略,成功占據了非洲智能機市場的領先地位。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傳音的時間差優勢已不再明顯。
盡管如此,傳音并未停止在新興市場的開拓步伐。在東南亞、印度、拉美和中東等地,傳音通過多品牌策略協同拓展市場,鞏固和提升重點市場份額。然而,面對其他國內手機廠商的激烈競爭,傳音在新興市場的表現也顯得愈發艱難。
在拉美市場,傳音延續非洲戰略,主打廉價產品,與本地運營商和經銷商達成長期合作。然而,小米、Realme等品牌也在拉美市場發力,以激進的促銷策略和低價產品搶占市場份額。在中東市場,傳音則采取價格策略,針對中低端市場推出入門級產品組合,但同樣面臨著來自小米、榮耀等品牌的競爭壓力。
傳音在新興市場的策略雖然做出了區隔,但面對其他國內手機廠商的激烈競爭,其市場份額仍在不斷受到侵蝕。在手機產業鏈高度成熟發達的當下,廠商們比拼的早已不是單純的手機參數,而是品牌力、供應鏈把控能力以及市場策略的綜合實力。
傳音曾憑借對海外市場的深刻理解和精準策略,成功在新興市場中站穩腳跟。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其他手機廠商的發力,傳音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住陣地,突破瓶頸,將是傳音未來需要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