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韓國媒體asiae發布了一則關于三星半導體業務的報道,指出三星計劃在2025年11月實現其首款2納米工藝芯片Exynos 2600的量產。這一舉措對三星而言,不僅意味著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布局中的重要一步。
報道中提及,新任Foundry事業部主管韓真晚(Han Jinman)上任后迅速行動,通過優化生產良率和調整經營策略,為三星的2納米工藝生產線帶來了顯著變化。他上任僅四個月,就全面檢視了生產線和運營模式,不僅強化了三星的技術優勢,還拓寬了市場版圖,從北美大廠拓展至中國、印度和歐洲的設計公司。
韓真晚的策略之一是增加成熟制程的訂單,以降低固定成本,同時提升先進制程的競爭力。這一舉措有助于三星在半導體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并為未來的技術突破奠定基礎。
Exynos 2600芯片將采用先進的Gate-All-Around(GAA)技術,相較于傳統的FinFET工藝,GAA技術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非常適合高性能芯片的需求。這一技術的采用,無疑將進一步提升三星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此前已經在3納米GAA工藝上實現了量產,但受限于低良率,未能有效扭轉代工業務的虧損局面。然而,隨著2納米工藝良率的顯著提升,從年初的20-30%提高至40%以上,三星的代工業務有望迎來轉機。
業界普遍認為,如果Exynos 2600能夠按計劃搭載于2026年一季度發布的Galaxy S26手機上,那么這將為三星的代工業務注入強勁動力,吸引更多的外部客戶。這不僅有助于三星提升市場份額,還能進一步鞏固其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
然而,盡管三星在2納米工藝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與行業龍頭臺積電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臺積電的2納米初期良率已經達到了60%,而量產通常需要良率穩定在70-80%。因此,三星需要在下半年進一步優化工藝,以縮小與臺積電的差距。
總的來說,三星在2納米工藝上的突破為其半導體業務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優化生產良率和調整經營策略,三星有望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并為未來的技術突破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