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關于二氧化碳管道工程的重大進展在吉林省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吉林石化至吉林油田的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項目已在松原市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打造國內規模最大的超臨界/密相二氧化碳輸送管道,且輸送距離創同類工程之最。
該管道項目在規劃與設計階段,融入了多項先進技術,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二氧化碳離心式壓縮機增壓技術的運用。這一創新技術的應用,無疑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項目的上游與吉林石化的碳捕集項目緊密相連,下游則無縫對接吉林油田的大情字井油田驅油埋存項目,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據透露,整條管道的設計總長接近400公里,其覆蓋范圍之廣,穿越了長春市、吉林市、松原市和四平市等多個重要城市。項目分階段進行,一期工程的管道總長度達到了282.26公里,設計年輸量高達430萬噸。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項目的龐大規模,也預示著其在未來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吉林油田方面表示,作為國內首條在輸送距離、管徑、壓力和規模上均達到領先水平的超臨界/密相二氧化碳長輸管道,該工程預計將于2026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標志著我國在二氧化碳輸送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此舉無疑將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