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與AR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雷鳥創新以其獨特的戰略視角,詮釋了“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古老智慧。面對技術飛速發展的浪潮,雷鳥創新并未盲目追求技術的堆砌,而是選擇了更為穩健的產品開發路徑。
雷鳥創新,這家由TCL電子孵化的初創企業,自2021年成立以來,便擁有了光學與顯示技術上的先天優勢。然而,技術儲備的豐富并未讓雷鳥創新迷失方向,相反,它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技術的落地與應用才是關鍵。
雷鳥創新的CEO李宏偉深知,技術的過度堆疊往往會導致產品的失敗。因此,在產品定義上,雷鳥創新采取了分層策略,既推出了采用成熟技術的SKU,如Air系列,也推出了代表未來趨勢的前沿產品,如X3系列。這種策略被李宏偉形象地比喻為“一邊攀登珠峰,一邊沿途下蛋”。
在近期舉辦的AWE展會上,雷鳥創新展示了其最新的產品矩陣,包括雷鳥V3 AI拍攝眼鏡、雷鳥Air3輕量級AR影音眼鏡以及雷鳥X3 Pro帶顯示的AI眼鏡。這些產品不僅展現了雷鳥創新在技術上的深厚積累,更體現了其在產品定位上的精準與多元。
李宏偉認為,AI+AR的發展方向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不帶顯示的AI眼鏡、帶顯示的AR眼鏡以及AI+AR眼鏡。目前,前兩個品類已經從銷量、用戶屬性以及使用黏性等指標上進入了產品市場適配度(PMF)階段。特別是觀影類AR產品,其新購買用戶中85%以上都屬于非發燒友的大眾用戶,這標志著AR產品正逐步被大眾市場所接受。
在談及雷鳥創新的技術路線時,李宏偉表示,軟件與硬件都面臨卡點,但硬件的突破尤為關鍵。他借鑒了iPhone的發展歷程,強調硬件的突破是軟件應用得以廣泛推廣的基礎。因此,雷鳥創新在硬件上投入了大量資源,力求在技術上實現突破。
對于操作系統(OS)的問題,李宏偉認為,AI+AR眼鏡需要一個全新的OS,但這個OS的成功并非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生態問題。雷鳥創新并未選擇自行打造一個全新的OS,而是基于開源系統,如安卓,進行AI+AR關鍵部分的開發,并將AI和AR能力打包成SDK提供給開發者使用。
在李宏偉看來,AI眼鏡是AI+AR眼鏡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必然會過渡到帶彩色顯示的AI眼鏡上去。雷鳥創新在不帶顯示的AI眼鏡上做了重要布局,同時也在加快帶顯示的AR眼鏡的布局,力求在AI與AR的融合中占據先機。
在與阿里通義大模型的合作中,雷鳥創新的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優化大模型在眼鏡形態下的基礎體驗以及改動、升級大模型以適應AR眼鏡的多模態需求。李宏偉相信,隨著AI與AR技術的不斷發展,帶顯示的AI眼鏡將會替代不帶顯示的AI眼鏡,成為市場的主流。
對于AI+AR眼鏡的銷量前景,李宏偉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的逐步接受,AI+AR眼鏡的銷量將會呈現出指數型的增長。而雷鳥創新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將有望在這一波技術浪潮中脫穎而出。